精医为民是一道 “必答题”,更是一张“惠民卷”。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设施,让患者就医更高效、体验更舒心、效果更满意,蚌医大一附院全面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吹响了“六亮”行动的冲锋号角。
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蚌医大一附院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共振点,结合医院开展“六亮”行动试点工作,创新举措,建立安全生产“楼层长制”,不仅擦亮了“后勤啄木鸟”党建品牌,更是探索出“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党建+安全生产”的基层党建治理新模式。
党员有形象、组织有威信、群众有感情。不断延伸的“红色触角”,消除了医院基层党建空白点。以“红色堡垒”激活“红色细胞”,形成的“全员全时全面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有效疏通基层党组织的毛细血管,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新格局。
强化身份意识,党员一线“领跑”
党员亮身份,是行动的第一步。
在蚌医大一附院,党员们已全部保持在日常工作中佩戴党员徽章,在办公桌牌中亮出党员示范岗,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穿上党员红马甲,树立先锋形象、焕发担当意气。
在此基础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医院把“立足岗位作贡献”作为党员亮身份的落脚点,全面推行“楼层长制”。
“楼层长制”的核心成员由院党委委员、党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等29名党员担任,一楼一长,全院29栋楼即有29名楼长,他们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一层一长,60位协管员、111位层长由楼长提名,多为党员主动担任。
医院党委专门安排楼层长工作培训及安全预案演练,建立楼层长工作群,在各楼层公示牌公开楼层长信息,形成安全管理网格地图,打造医院党政领导安全管理“驾驶舱”。通过开展“人人都是楼层长”、“跟着楼长去巡查”等活动,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更多的安全生产明白人。
人人争当后勤“啄木鸟”,通过“随手拍”,发现问题隐患上传至楼层长工作群中,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实现“全员防,全程防,全院防”。自“六亮”行动实行“楼层长制”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楼长组织参加及院党政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5次,共发现安全隐患161处,立行立改141处,限期整改20处,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起得早、睡得晚,步数两万多,服务在楼层。”这是医院9号楼11层口腔科护士长袁冯的工作状态。作为该楼层的层长,袁冯除了每天正常的查房、护理等工作外,还要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走到病人身边,从患者视角为医院的服务、设施“查漏补缺”,每天微信步数轻松突破2万步。
“我们在一线,最能在第一时间遇到问题。清早到岗,直到晚间发送完最后一条问题清单,梳理好每天的问题反馈,落实好问题解决,才能安心入睡,也为第二天的继续奋战做好准备。”袁冯说,在作为层长的日子里,她有了“老母亲既视感”,除了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还要时刻记挂着整个病区的消防安全、电器安全、生命通道等关键领域是否有隐患健康和其他生活问题。
作为楼长协管员的田红宇,像是一名“售后客服”,每天要“住”在微信里。因为楼长除了要面对微信群里出现的棘手问题,还有较为重要的本职工作,常常分身乏术。这时协管员就要挺身而出,为楼长分担一部分工作。比如,在微信中及时回复各位层长反应的问题,代替或者陪同楼长一起进行巡查,向楼长及时报告突发、紧急情况,汇报需要由楼长出面协调、解决的问题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田红宇的日常。有时,协管员也像楼长的“影子”,时刻伴在楼长左右,成为协助楼长的最得力助手。他说,“每天把这么些问题都解决了,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突显责任担当 党员一直“在线”
事儿到了我这,已经是经过了层长、协管员,那肯定是不好解决,我要给大家兜好这个底,一定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蚌医大一附院总务大楼的楼长张国群,刚刚经历了轮岗,之前他担任总务科科长一职,对“楼层长制”带来的变化感触最为深刻。
曾经,医院后勤的大小事务常常令他忙到焦头烂额,千头万绪却没有解决问题的高效渠道,最终导致一堆问题全部堆积到这里。“楼层长制”的出现,建立了解决问题的高效机制,确保了每件事情有人管理,每个环节有人督导,每个问题有人协调。一旦出现问题,层长、协管员会先行介入解决问题,而楼长则是负责“攻坚战”,领衔办理最难的问题,督促各个问题顺利解决。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经验丰富的张国群深知后勤服务责任重大,一丝一毫不能松懈。
他说,为大家服务的秘诀就在一个个细节当中,各位楼长、层长就像医院的“啄木鸟”“侦察兵”,面对的是一条隐形的“战线”,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
虽然卸任了总务科科长,但仍然是楼长的张国群每天一大早,还是和自己的协管员一起,从设备设施、行为管理到制度落实,他们一遍遍巡查,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务党支部是处理全院后勤工作的主力军,共计31名党员,在“六亮”行动中,亮阵地、守阵地,并且吸引了第三方物业公司积极参与,联合物业公司17名党员结对共建,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针对卫生死角、安全生产顽障疾痼开展爱国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净厕行动”等,特别是“一战两保”:战高温、保运行、保安全,党员同志在楼层长的带领下,冲锋在前,在党的阵地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红色力量让群众感知党员就在身边,筑牢安全生产钢铁长城,为医院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楼层长们以负全责的担当,担负起楼宇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落实堵漏洞、除隐患、防风险的措施;以尽全力的拼劲,全面把控责任楼宇内的各项工作,确保属地科室安全稳定运行;以管全局的思维,用好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做好楼内协调管理工作,服务好各科室和患者。
“楼长制”贯彻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建立网络化、立体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死角,全链条责任、实时掌控安全生产动态,确保筑牢安全生产三级防护网络,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截至目前,总务党支部院指导安全生产办公室发布《安全生产简报》16期,“四心工程”之“安心工程”周报64期,使得安全管理可视化,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得到行业专家、患者的一致好评。
擎起信仰明灯,党性熠熠生辉
各位楼长、层长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家拧成一股绳,合力书写了精医为民的故事。他们每天穿梭于医院的各角落,恪尽职守,用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观察力,发现问题、找到漏洞,做到早发现、早整改,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回顾担任楼长的这些天,张国群说道:“我觉得整个医院的能量和爱处于循环更新的状态,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志愿者和群众热心参与,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自己的能量,每个人的一点善意都能给这一循环注入新的力量,让它更加稳固,更加强大。”
楼长制与日常物业监管协同,医院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四心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部门间的推诿扯皮的现象明显减少,机关后勤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后勤满意度明显提升,由“六亮”行动前的90.30%提升到了92.48%。全院职工完成了由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参与隐患治理工作;由碎片化管控到全院一张蓝图绘到底管理;促进网格化、立体化的空间综合管控的建立;打破工作壁垒,提升效能,完成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的转变,联合防控,共建共享。
后勤啄木鸟由总务党支部最初的微信工作群,借助楼层长制在“六亮”行动中得到升华,“后勤啄木鸟”在党建引领下,已经形成后勤闪亮的党建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楼层长制”的推行,扩充了“后勤啄木鸟”队伍,如今,医院里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啄木鸟军团”,他们的视野覆盖了全院的各个角落。
“楼层长制”的出现,让党员争当民情收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先锋,医护人员把患者的需求看在眼中,放在心中,时刻同患者站在一起,服务在患者身边,敢于积极亮出身份、亮出活动、亮出阵地、亮出声音、亮出成效、亮出品牌。真正实现一线有问题,“红色堡垒”全响应。
(张青黄/审 蚌埠日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