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简介
药剂科成立于1964年,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型药学部门,负责全院的药品供应、药学技术服务以及医院药事管理工作。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梯队建设,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58人,其中博士4名,硕士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副主任药师及以上职称18人,副教授3人。科室大力夯实业务基础,2005年、2010年医院被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并有1人被评为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被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蚌埠市规范药房。2009年、2010年被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并有2人被评为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度被评为医院医护先进集体,2013年度被评为医院先进带教科室,2020年获批全国合理用药示范基地。为了培养更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科室高度重视教学工作,14年获批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9年顺利获批蚌埠医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此外,科室每年还承担蚌埠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本科实习生带教工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二、科学的药学服务与管理
1、自动化药房
医院借新门诊内科大楼启用之际,引进全自动化药房设备,在门诊西药房采用预摆药模式,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传输手段,提高了药品储运的效率,降低了发药差错率,优化了病人取药流程,减少了病人排队取药的时间,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
2、药学门诊及药事咨询窗口
为便于向门诊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我科开设药学门诊,药事咨询窗口是完善医疗服务、及时解决患者用药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室在门诊药房设置药事咨询窗口,同时设立药事咨询电话,以方便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药事咨询。满足了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药物信息的需求,加强了用药指导, 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充分发挥了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3、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万级洁净环境和百级安全柜条件下冲配药品,保证了输液成品的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通过集中调配加强了对病区用药的处方审核和用药干预,减少了不合理用药和用药差错,体现了药师的价值。2019年在原有静配的基础上成功组建综合楼静配,两个静配基本覆盖了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4、临床药师制
2014年获批“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现已开设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通科、ICU、肠外肠内营养专业,且面向全国招生。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重点发展临床药学服务与研究,现有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内分泌、消化内科、ICU、心血管内科、儿科、肠外肠内营养、神经内科、抗凝、通科等专业15名专职临床药师,博士4人,硕士10人。5人获得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证书并开展带教工作。
目前科室专职临床药师参与日常临床查房工作,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处方审核,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在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时进行用药教育。年均完成医疗查房920余次,药学查房80余次,审核处方1800000余次,提出用药建议600余次,给患者做用药教育3000余次,开展讲座40余次。专职临床药师定期参与所在科室的查房、病例讨论,对重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并建立药历,临床药师逐渐融入临床治疗团队,从药学专业角度对药物治疗方案的适宜性提供建议,有效提升了治疗有效率。完善了临床药师工作记录、患者药历、用药教育、病例分析等专业工作文档,并将其列入质控考核指标,极大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及我院临床药学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科室还开展药物咨询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药学专业知识讲座与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对患者进行药学教育与用药宣传。指导患者安全用药,适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
5、个体化给药工作
血药浓度检测:血药浓度监测室配置了Syva 药物浓度分析系统ViVa-E、POCT和血浆样品处理等设备,除此之外,科室配备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在检测方法与检测药物种类上与ViVa-E、POCT形成互补,进一步扩大药物检测范围。
基因检测:基因的个体差异会导致患者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患者基因差异是造成用药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药物基因检测的目的就是检测出患者的基因个体差异,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2020年度完成样本检测2798例,合计11304个位点。主要包括卒中风险筛查、静脉血栓风险筛查、阿司匹林、伏立康唑、华法林、高血压、抗肿瘤药物等项目。
科室及全体临床药师积极向临床各科室宣个体化用药项目及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包括优化系统录入界面),同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基本做到样本随到随测,最迟当天出具检测报告,极大提升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药学实验室的工作为临床医生药物调整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力的提升了个体化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1、教学工作
作为蚌埠医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承担和参与了蚌埠医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导论》、《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师临床实践与处方审核》、《药物治疗管理》、《药学服务沟通与技能》、《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和《中医药基础》等专业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实习生由科室教学秘书负责具体实习带教工作,制定实习计划和轮转安排,定期组织针对实习同学的大讲座(药事法律法规、药学专业知识等),定期考试。为培养本科药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每位本科实习同学都有一位主管药师及以上职称、专业基础扎实、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实习导师,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文献阅读汇报、毕业论文指导。
2、科研工作
为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近年来科室大力支持开展科研工作,近5年来,科室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7项等。药剂科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Medline收录论文30余篇。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蚌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淮海科学技术三等奖奖、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
四、科室学术任职
科室作为安徽省全科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委单位;多人次在安徽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安徽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等多个省级专业学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等职务;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学术期刊担任编委和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