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以临床病例为案例,以疾病诊疗流程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下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其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临床诊疗思维和团队精神。
二、教师基本要求:
1、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进度撰写教案,选择临床病例、分幕制作教学案例,并分幕提前发给学生以便学生准备。
2、教师在PBL教学过程中以提问、引导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好学生讨论、总结、提高,尤其在时间分配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3、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参与情况,并作为测评的重要依据。
4、教师每幕要对案例讨论情况、学生综合表现等情况进行小结,促进同学不断查缺补漏、不断提高。
三、学生基本要求:
1、组长负责小组PBL教学的各项工作。
2、每位学生要提高过程的参与度,要认真查阅书籍、资料等做好知识储备,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3、每位学生要善于随手记录、善于互为补充、要善于总结,逐渐提高自己整合能力并建立思路。
四、教学基本流程:
教师编写案例和教案,每个疾病(或症状)分三幕,第一幕:以临床案例的疾病史为基础,引导学生收集疾病相关信息,并开展问诊和体格检查,课后留思考题。第二幕:解答第一幕问题;学生整合相关信息做出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此间教师要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对基础、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后留思考题。第三幕,进行全面总结,可以PPT等多种形式汇报PBL教学中自己具体做的工作(查阅文献情况、回答问题次数等)和体会,然后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学生整体情况,并给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五、评价形式:
包括教师评学、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学生评教,具体参照各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