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受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委托,安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有限公司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肿瘤)建设项目地块开展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等规范要求,收集地块及地块周边相关资料,进行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编制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肿瘤)建设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肿瘤)建设项目地块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学翰路以西,学苑路以南,规划G21路以东,规划D-7路以北。占地面积90000m2,折合135亩地,地块中心点坐标为经度:117.43499°纬度:32.89135°。
现场钻探采样工作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肿瘤)建设项目地块共布设7个土壤监测点位(其中包含1个土壤对照点位)、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及6个堆土快筛监测点位。土壤共计采集33组样品,含4组平行样。土壤分析测试了GB 36600中表1的45项基本项。其中重金属(7项):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27项):四氯化碳、氯仿(三氯 甲烷)、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除上述45项外,并对对照点和TY01监测点增测一项总石油烃。
根据《蚌埠市经开区JK1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可见该地块由原韩葛村农业地转为医疗卫生用地。本次调查选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筛选值进行评价。
经过评价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检测结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肿瘤)建设项目地块采集33件土壤样品中各检出因子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本次地下质量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中的Ⅳ类标准,调查期间采集的4个地下水样品监测结果显示,除SY02总硬度略微超标外,其他指标均未超过限值,SY02总硬度超过标准限值的2.9%。总的来说地块所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好,除总硬度指标外,其他指标均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中的Ⅳ类标准。地下水总硬度是指地下水中Ca2+、Mg2+的总量,通过调查在地块使用历史中未有造成本地块下水总硬度超标的污染源。通过钻探可知本地块上部松散层中含砂礓,分布不均,局部富集呈层,砂礓的主要成分为CaCO3。地下水总硬度局部超标,可能为地层中含钙矿物的局部富集和溶解有关,受地质背景的影响。
(2)调查结论
经调查,本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可接受水平,无需进行后续详细调查或风险评估,满足第一类用地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