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期间,由我院牵头组建的上海崇明花博方舱医院C舱院区,共有166名援沪医疗队员,其中包括蚌医一、二附院医疗队员98名,其余68名医疗队员分别来自省内8家医院。作为上海安徽方舱医院蚌医一附院院区医疗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从省内各医院汇聚而来,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皖”美守“沪”。
让我们共同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上海安徽方舱医院蚌医一附院院区医疗队员、霍山县医院何娟:
4月2日凌晨,我们一行七人,在县医院领导的嘱托下,踏上了援沪班车。辗转六安市集合点后,跟随六安援沪医疗队乘坐大巴车,历时十多个小时,抵达驻地酒店。
无暇顾及舟车劳顿与面对未知情况的些许不安,立即投入进舱前的业务制度学习、院感培训。待到方舱物资、设备、人员一切准备就绪,接到命令后,我们便立即加入上海安徽方舱医院蚌医一附院院区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援沪工作。
方舱病区内入住的患者较多,收治患者年龄跨度大、基础疾病人群分布复杂,这其中还包括一些来自国外的患者,他们与我们生活习惯有着较大差异,加上语言不通等难题,这使得患者入院前的风险评估、收治入院、高危因素及基础疾病的防治、治疗方案的制定、会诊、转诊以及患者病情登记等一系列工作异常复杂。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儿科等众多学科的共同会诊,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虽然工作中会经历一些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感动。由于不懂上海地方话,我们在工作中和患者存在沟通障碍。这个时候,其他患者立即充当“翻译”,搭起了医患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哭闹的外籍孩子,也在我耐心安抚下,慢慢平复下情绪,紧紧拉着我的手对我说:“we are Superman………”
几十个日夜的奋战,胜利的曙光终于到来,在金世洋书记、马竟波副科长的指导下,在呼吸科李伟主任以及众多老师们团结一心、精心守“沪”下,我们上海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C舱,历时50多天,累计收治两千余人,在工作中实现“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目标,圆满完成了援沪任务!
作为援沪医疗队的一员,我的内心激动不已,看着上海疫情形势逐渐趋于稳定,我满怀喜悦。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并肩前行,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