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踏入家乡土地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终于安稳下来。回首奋斗在上海的53个日夜,我默默地守护着方舱医院患者的平安,忙碌焦灼中不觉时光流逝,历历过往却清晰在目。
4月1日抵沪后,我院负责牵头组建上海崇明花博方舱医院C舱院区。援沪工作千头万绪、复杂而艰巨。为保障医疗机构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的是落实医疗安全问题。为此,我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从建章立制、组织业务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到开舱后对方舱的运行和患者诊疗、转运、解除隔离等流程进行全面质控,确保了舱内的安全平稳、井然有序,整个援沪期间,累计收治感染者2077人,出舱2017人,成功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抗疫答卷。
为创建特色方舱,我将患者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诊疗;充分调动后方医疗资源,建立方舱MDT,实现多方合力,云端联动;带领医疗团队坚持中西医并举,加快转阴速度。最终成果验证,以上创新举措大幅度提高了患者处置效率与质量,提升了我舱的治疗效果。
除医疗运行的工作外,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上报也是我的工作日常,不敢错过的各类群信息、海量的数据汇总、繁杂的事务对接协调、热了又冷的盒饭、常被电话吵醒的睡眠……连续的高强度作战已经让我顾不上惦念家中年幼的儿女。每当顺利完成当天繁杂的任务,见证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平安出舱,带给我的喜悦感远比一颗布洛芬更能缓解偏头痛发作带来的痛楚。
除在后台实时监控各项诊疗活动的开展外,还定期进舱对医疗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督导两台电脑同步办公,以便更高效地处理繁杂工作
尽管午夜时分,我窗口的这盏灯依旧与我作伴,并肩战斗在疫情的最前线。从清晨到深夜,从黄昏到黎明,它不惜燃烧自己,最终用光芒驱散了疫情的阴霾。
(医疗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