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一附院 柳雯
2022年的春天,上海新冠疫情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作为一名具有十几年党龄的党员,我深感使命在肩,责无旁贷。3月31日在接到了紧急援沪的通知后我便主动请缨,于4月2日作为蚌医一附院援沪医疗队成员紧急奔赴上海崇明岛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与一批来自合肥、蚌埠、六安等地各家医院的中医骨干力量组成了舱内的中医治疗组,参加方舱医院内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工作。
4月7日蚌医一附院方舱院区正式开舱以来,累计收治患者2077人,出舱患者2017人。期间,我在舱内担任值班组长,负责协调护理组开展舱内工作事宜,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救治患者。具体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接诊,风险评估,高危因素筛查,不定时巡视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治疗舱内患者等。在对患者基础病进行干预治疗并监测时,我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针对不同患者予以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在方舱内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对焦虑及长阳患者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如相应穴位按摩、耳穴埋籽等,疗效显著,受到患者欢迎。在巡诊过程中,我重点关注基础疾病较多,年龄较大、转为重症可能性较高患者,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尽早对这类人群进行干预治疗。
在进舱干预治疗期间,我根据舱内不同人群制定了普通人群、外籍人士、长阳病人三个精准化中医治疗方案。为了更好的实施上述方案,我在腾讯线上会议上,就同质化中药治疗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该方案针对所有入舱患者,以患者住院7天、14天、超20天为界限,结合患者不同年龄段和体质,分别予以中成药、中药汤剂无症状方、中药汤剂轻症方、中药汤剂4号方、生脉饮等口服,再配合穴位按摩等非药物治疗。除此之外,鉴于C舱是复兴馆方舱医院中收治外籍人士最多的院区,中医治疗组还针对外籍人士开具了特异化处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住院日、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精准化中医治疗方案,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极大提升了方舱院区的中医救治能力,进一步确保患者早日安全出舱。
作为中医治疗组负责成员,除了做好舱内医疗救治和值班工作外,我还兼顾负责中医药各项相关事宜:包括组织协调舱内各类中药、中成药的发放、申领、调配。为方便普及中医药知识,中医治疗组和新华医院联合制作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手册,患者扫描手册上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保健操、穴位按摩等视频,进行自由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机体自我保护力。对已制定的中药同质化方案协调实施,具体精确到每天舱内固定班次,医务人员有序发放中药。最终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药在舱内得以广泛推广,实现所有入舱患者的中药使用全覆盖,实现对长阳患者的个体化干预,病人病情得以适时干预,平均住院日得以缩短。
在上海安徽方舱医院蚌医一附院院区的53个日日夜夜里,在各条战线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感染人数在一天天减少,上海的疫情形势也在逐步缓解。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成效。我们最终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目标!这场援沪保卫战终将取得胜利!参加此次援沪抗疫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那种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中华民族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援沪医疗队供稿 王红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