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教授莅临我院,指导心血管科成功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过程顺利,展示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
患者裴某某,69岁,反复胸闷气短30年,加重20天入院。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病史30年,多次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后胸闷、气短症状并没有减轻,深受其苦,于是慕名来蚌医一附院心血管科就诊。入科后,刘进军主任医师为其进行仔细检查评估,完善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量返流;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45mmHg、峰值流速4.16m/s。
鉴于患者年龄较高、病情复杂,术前在王建安教授指导下,经过王洪巨、张恒、高大胜等主任反复讨论,另请心脏外科会诊提供建议,就手术术式、术中方案、术后管理等做出详细预案,最终确定采用内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方案,并得到了家属的同意。
5月13日下午,患者被推进心脏导管室,在麻醉科、心脏超声科通力协助下,王建安教授亲自主刀,联合张恒、刘进军、唐碧、吴士礼主任医师,李辉主治医师克服重重困难,历经2个小时,成功完成了人工瓣膜置入。术中,通过主动脉根部造影,可见患者的主动脉瓣钙化严重、活动僵硬,已不能很好开阖。通过导管测量得到植入前心室主动脉压力阶差为55mmHg,提示主动脉瓣狭窄已严重阻碍心脏正常泵血工作。而在植入人工瓣膜后,可见人工瓣膜瓣叶开阖自如,心脏对外泵血压力明显减轻,导管测得压力阶差降至0mmHg。这提示着患者的主动脉瓣狭窄情况,已较前大为缓解,手术圆满成功。
术前主动脉压力阶差约为55mmHg
术后压力阶差降至0mmHg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需要开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高龄且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然而,TAVR手术非常考验团队作战能力,一个优秀的瓣膜团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蚌医一附院心血管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王洪巨、张恒、高大胜主任的带领下,在2016年3月率先在省内开展TAVR术,目前开展例数达150余例,同时指导周边地区医院积极开展此项新技术。为许多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未来,心血管内科将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刻苦钻研新技术,勇攀业务能力高峰,为更多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