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儿科彭万胜主任医师收到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短短十四个字传递的不仅是患儿家属对我院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院服务品质的最佳认可和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充分肯定,彰显的是医患彼此之间的真诚与和谐。
弹珠造成喉梗阻 女童险丢生命
时间倒回至2023年2月22日12时30分左右,我院儿科彭万胜主任医师正在办公室吃午饭,电话铃急促的响起来,彭万胜接起电话,是病区来了一位由蒙城县120转来的异物患儿。彭医生迅速来到病房,看到患儿的第一眼被吓了一跳,患儿面色青紫,极度三凹征伴有喉鸣音,意识不清且伴有烦躁。彭主任简单地询问了转诊医师病史,患儿于2小时前突发呼吸困难和面色青紫,家人未能提供明确异物吸入史,在当地已经做过海姆立克,并没有排除异物,但是当地影像资料提示咽部有圆形异物。
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彭医生分析肯定是异物卡在声门处造成了喉梗阻,立即安排给予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并再次询问家长病史。家长这才回忆起患儿发病前曾玩过玻璃弹珠。彭医生心里一惊,这么大的异物,一定是卡的非常牢,不然通常情况下海姆立克法是可以排出异物的,并且弹珠光滑不易取出,他立刻让朱明副护士长联系手术室并让她亲自带患儿前往。他带上便携式纤支镜和其他可能需要的器械,前往门急诊手术室,门急诊手术室接到通知后已经在严阵以待,做好准备迎接患儿的到来。
医生巧手取弹珠 女童解除痛苦
12点35分,患儿到达门急诊手术室,此时的患儿面色青紫,四肢软瘫,已经呈现严重缺氧的状态。彭医生心里清楚,每多一秒的缺氧时间,患儿的死亡危险就多一分,大脑对缺氧的忍耐时间非常有限,必须及时取出异物。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彭医生当机立断,从患儿鼻孔迅速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到达咽喉部,只见一枚圆形蓝色的异物已将喉口堵死,只有异物顶部小部分显露。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盯着显示屏上的图像,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时间不等人,大家都快速思考用什么工具能把这个圆形光滑的“小东西”取出。隔壁手术间的葛思堂医生拿来卵圆钳,彭医生用喉镜挑起会厌软骨,只见圆溜溜的异物几乎全部没在喉咙里,夹取无法进行。
彭医生急中生智,用卵圆钳伸至食道入口处,由下向上挤压喉部软组织,异物迅速被挤出喉部坠到咽后壁。患儿的气道一下通畅了,青紫的面色逐渐红润起来,心电监护上氧饱和度的数字呈直线上升,大家紧绷的心稍微放下来一点。但是这么大的异物如果进入消化道,同样会引起消化道的梗阻可能还要胃镜下异物取出术,所有的人都在注视着彭医生,是在打气,也是期待,只见他用卵圆钳小心翼翼的夹起弹珠,经过几次尝试,不断调整方向和力度,确保弹珠不会滑脱。当弹珠被夹出来时,手术室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大家悬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此前寂静的手术室沸腾了,患儿安全了,患儿得救了,患儿平安了,大家对彭医生竖起了大拇指,由衷的赞赏!
患儿的母亲和奶奶看到从患儿喉咙里取出的蓝色弹珠,喜极而泣连声对彭医生说着“谢谢,谢谢您”。彭医生赶忙扶起家长与家人沟通病情,虽然异物顺利取出,但缺氧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严重的损害,需要住进PICU监护和治疗。彭医生又冒雨陪着家长将患儿安全护送至PICU做后续治疗。
从患儿入院到异物取出,只有不到15分钟的时间,而这15分钟,对于大家来说,却漫长的像一个世纪。最终的结果,是值得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医院各个科室共同的配合和努力,大家在和时间赛跑,在为生命争分夺秒!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彭医生凭借他丰富的临床经验,精益求精的临床技术,准确快速的取出异物,挽救了患儿的生命,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
精心救治促痊愈 家属感激送锦旗
在入院的第三天,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患儿已达到出院标准,看到患儿和家属露出灿烂的笑容,彭医生的心才彻底落了下来。
3月3日,患儿家属带着患儿特意从蒙城赶到我院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字样的锦旗送到彭医生手中,患儿家属红着眼睛说:“请收下这面锦旗,谢谢您救了孩子,在你们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下,孩子才康复的那么快。”并再三感谢彭万胜主任医师和其他医护人员对孩子的悉心诊治。
解除患儿病痛,给家庭带去希望,是我院儿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我院儿科自2020年开展儿童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已为数百例患儿进行了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23年春节过后的1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近20例气道异物取出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