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你们救了我的老婆和孩子!”在我院9号楼综合手术室外,一位年轻爸爸红着眼眶向医护人员道谢。元旦期间,经过我院多学科医护团队的接力抢救,一名特殊的“新年宝宝”在我院降生;1月5日,感染新冠双肺全白、完全性前置胎盘的高危孕妇也脱离生命危险,获得了“新生”。
高危妊娠突发“白肺” 孕妇危在旦夕
孕妇,21岁,利辛县人,孕36周+4天,2022年12月30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咳嗽、发烧、胸闷气短,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果后且病情加重。1月1日下午15时30分,这名21岁的年轻危重孕妇紧急由外院转至我院9号楼19楼重症病区。
入院时,孕妇神志不清、呼吸衰竭、缺氧,胸片检查结果让人震惊,短短1天多的时间,患者双肺多发感染已成“白肺”,并且孕妇是完全性前置胎盘,伴有妊娠合并贫血。检查结果吓坏了家属,也让医护人员感到棘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完全性前置胎盘”、“贫血”……患者已孕逾36周,双肺多发感染灶,部分肺实变,病情极为危重。生命随着时间一秒一秒流逝,随时可能出现的呼吸、心跳骤停都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多学科接力抢救 见证“蚌医速度”
15时45分,“白肺!”副主任医师余刚接诊后,对患病孕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立即申请产科急会诊,会诊提示患者病情危重且完全性前置胎盘,如进行剖宫产手术难度极大。重症病区组织病例讨论,一致认为该患者如不立即行剖宫产手术,极有可能出现孕妇死亡、胎儿夭折的情况。
16时40分,为抢救孕妇生命、保证胎儿安全,医院医务处、防控办组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人员进行MDT(多学科联合会诊),在对孕妇的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后,讨论认为立即行剖宫产手术可以力保胎儿生命安全,同时生产后孕妇心脏负荷减小,经全力救治可以争取一线生机,相关医护人员迅速制定了详尽严密的手术方案及抢救预案。在与家属反复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立即为孕妇实施手术。
术前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晚上19点孕妇被推进手术室,麻醉科团队顺利为其进行了全身麻醉,新生儿科医生在旁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抢救,杨晓东副主任医师坐镇主刀。5分钟后,顺利娩出一男婴,然而婴儿为早产儿,Apgar评分情况不太乐观,他立即与儿科医生协同进行抢救,给予清理呼吸道、保暖、吸氧、足底刺激后,5分钟评7分,由专人护送转入NICU儿科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护治疗。
这只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台上医生没有丝毫松懈,产妇的情况尚不容医护人员松一口气。由于产妇胎盘与子宫后壁黏连,部分植入无法自行剥离,杨晓东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果断采取操作,立即手取胎盘,人工修剪植入部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产妇宫缩差、大量出血,医生立即予以宫颈提拉式缝合止血,子宫胎盘剥离面出血明显减少,并置入宫腔球囊进一步压迫止血……手术过程困难重重,术中出血量达800ml。经过医护人员一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手术结果让人欣慰,看着平安的母子,整个手术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听到母子平安的喜讯,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热泪盈眶。新的一年,母子平安才是这家人最好的新年礼物。
医护团队昼夜坚守 展现“蚌医温度”
术后,产妇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护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寸步不离,轮流值守,抗病毒、输血、止血、利尿减轻水肿及心脏前负荷、补充白蛋白、化痰、激素应用、维持内环境稳定、适度镇痛镇静、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俯卧位通气、持续心电监护、持续血压血糖监测及控制,ECMO治疗随时到位。
历经抢救、输血和全面治疗和护理,产妇病情趋于稳定,复查胸部CT显示,其肺部感染较前明显好转,已经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在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下,婴儿目前生命体征也较平稳。
作为安徽省危急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此次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高危产妇,充分展现出我院各专科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综合实力。
在新冠感染高峰的特殊时期,我院医护员工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精湛的医疗技术、温馨的医疗服务,勇担皖北地区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重任,为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构建筑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