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宣传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宣传工作
我院心内科团队再次挑战瓣膜置换高危“禁区” 羸弱老太续写“心”生
发布时间:2021-07-15

近日,由王洪巨教授带领的蚌医一附院心血管科TAVR团队成功为一名体重仅32公斤的患者实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胸痛胸闷2月余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反复发作,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多地多次求医无果,20216月患者家属辗转了解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AVR团队,带着老人前来诊治。入院后经过科室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收住医院心血管科。


患者患有的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通俗来讲,就是心脏上一个很重要的门坏了,而且患者已经出现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症状出现后病情会迅速恶化,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房颤动等并发症,需要换瓣膜。但是患者年龄偏大,体型瘦小,只有32公斤,考虑无法耐受外科手术风险。


经评估,患者手术风险主要有四点:一是低体重,患者体重只有32公斤,造影剂对心功能、肾功能均有影响,患者能否安全度过麻醉关,术后能否顺利撤除呼吸机。二是术中冠脉堵塞风险,术前CT评估,患者左冠脉开口高度只有9.4mm,右冠脉开口高度只有10mm,植入人工瓣膜后有堵塞冠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风险。三是主动脉瓣纯反流,无钙化,植入瓣膜的锚定比较困难,有瓣膜脱载风险。四是患者体型瘦小,左右股动脉扭曲,容易出现外周血管穿刺并发症。

手术面临着重重困难,医院心血管科TAVR团队迎难而上,在麻醉科凌云志、心脏彩超室吕宏安等密切配合下,张恒、吴士礼、刘进军和唐碧等专家密切配合手术。手术过程是艰难的,术中突然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导致患者心脏射血分数进一步减少;释放瓣膜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脏骤停,团队医生采取控制心室率,升压药物应用,立即做出决策-瓣膜准确定位后,快速释放瓣膜,经过一系列的熟练操作,患者心跳、血压逐渐恢复,转危为安,直至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于CCU继续监护。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旨在为那些不能和不愿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中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这种手术具有无体外循环、微创、恢复快、痛苦低、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特别对于高龄、体质较差、心脏功能不好的瓣膜病患者来说,这种微创的手术方式,使他们较为安全地摆脱高危瓣膜病的威胁。

蚌医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在王洪巨教授带领下,TAVR团队励精图治团结协作,从2016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41例高危患者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年龄最大的82岁,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此例为超轻体重患者实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TAVR团队的介入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地安全选择。

友情链接: 安徽省卫健委| 蚌埠市卫健委| 蚌埠医学院| 安徽教育网| 健康报网| 中国科技网|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院长致辞
机构设置
医院地图
医院荣誉
大事记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人事处
党委(院长)办公室
组织统战部
医务管理
部门动态
医疗制度
诊疗特色
卫生应急
院际联络办公室
医改办
就医指南
健康宣讲
医保平台
科室导航
名医荟萃
医疗设备
门诊须知
专家门诊
就医流程
远程医学
价格公示
导医服务
来院路线
健康体检
住院须知
医疗争议纠纷流程
投诉建议
互联网医院
医学教育
本科教学
规范化培训
研究生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临床药师培训
科学研究
科研管理
学科建设
科技统计
医学伦理委员会
学会工作
学术交流与科研动态
师德师风建设
生物安全
办事指南
内部下载
外部下载
护理园地
护理动态
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
护理教研
天使风采
下载中心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统战工作
宣传工作
职工之家
青年园地
金色夕阳
院史馆
院史馆
医联医改